供稿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朱亚明 审核人:张翌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16:54 阅读量: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艺术设计学院以创新实践为引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亚明工作照
一、学院教学特色
学院将双创思维能力、商业设计与服务能力、成果转化与产出能力确定为大学四年须培养和提升的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落实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2”指大一大二两个年级,这两年学院从“立艺德”“重基础”的方向出发,通过设计类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升学生在造型、构成、设计思维、制图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两个“1”分别指大三、大四年级。针对这两个阶段,学院从“强实践”“求创新、促就业”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综合项目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等课程和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成果转化与产出能力。
(二)“三转化”人才培养转化模式
首先是作业向作品的转化。这一转化在大一大二两年实施。其次是作品向产品的转化,这一转化在大三实施,通过材料与工艺、产品展示设计等课程的开设,以及“创意市集”销售平台的搭建,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标准规范与产品制作,实现作品向产品的转化。最后是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这一转化在大四实施,通过综合设计实训、设计管理等课程的开设以及真实商业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商业规范与法律意识,建立服务意识,实现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三)“产学研赛创”五融合育人体系
同时,学院全面推进“产学研赛创”五融合育人体系,将项目实做(产),课程学习(学),“教师研教、学生研学”(研),学科竞赛(赛),创新创业(创),融为一体,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
二、学院亮点成效
(一)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首先,在学科竞赛方面。师生在国内外设计大赛、学科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师生获奖836项,省部级192项,国家级12项,国际级2项。Elderly Intelligent Scooters/Others(老年人智能踏板车)获法国设计金奖;Intelligent switch for aging gas stoves(燃气灶智能开关)获美国好设计银奖。
法国设计金奖
美国好设计银奖
同时,学院教师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知名设计竞赛,即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设计”比赛。其作品《下肢残疾人群居家健身产品设计》《流浪宠物死亡送行箱一体化设计》两幅作品通过层层选拔,在全球5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入选德国“红点设计”总决赛。
2024年,我院师生参加的创新创业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我院成为重庆市民办高校中唯一一个在一届大赛中荣获3个市级金奖,2个国家级铜奖的学院。
获奖图片
(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1.在“三转化”教学改革中,我们先后展出733份课程作业;526幅学生作品;连续4年成功举办“创意市集”,创造经济价值近15万;。綦久桦同学的“电动智能助起椅”入选2024年国家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全面推向市场。
2.在“五融合”教学改革中,我们先后与1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承接并完成企业项目69项。其中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黑水镇大涵村,我们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产品绘制了主题墙绘(稻蟹、油茶),共计300余平方米,被权威媒体报道100余次。在2024年第四届乡村振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荣誉展示
课程项目包中的《景观规划设计》被评为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和重庆市2024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还获得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重庆市赛一等奖。彭丽老师带领的课程项目包教师团队被评为重庆市2024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该门课程配套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教材被评为重庆市高校普通本科重点建设教材。
我院先后获创新创业国家级铜奖3项,省部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8项。2024年,我院成功立项市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个。
(三)人才培养成效
在就业方面,近五年来,本学院3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93.8%,专业对口就业率在78%以上。同时,我院学子也先后升入英国诺丁汉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川美等高校深造。
三、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专业发展与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重庆市的“设计之都”建设深度结合,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制作、包装设计、非遗等领域与国内外企业、学校加深合作,丰富我们的设计语言、设计内容、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展现模式等,拓宽专业发展路径。
同时,学院将加深与东盟、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交流,在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交互设计、非遗产品设计等领域展开合作,2年内实现设计出海,非遗出海,拓宽跨文化艺术设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