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部门: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 作者:刘园 审核人:段庸生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7日 09:58 阅读量:
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贯彻学校“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结合学科内涵,培养新文科高素质应用人才。
学院常务副院长段庸生教授个人工作照
学院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4000人。办有“基础教育语文卓越教师班”;开展留学生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学院有专任教师176人,高职称50多人,双师型教师30多人,硕博占比90%以上。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推动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发展。
教学改革,做好质量关键题。以行业反馈,围绕“需求”;以实践反馈,突出“应用”;以就业反馈,强化“服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知识+能力+发展构建课程体系,区别传统本科教育以学术逻辑构建完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鼓励教师结合企业文化、行业标准按照“有用、可用、管用”选择教材内容,辅以自编教材、讲义;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组织教学;进行项目设计、作品创作、融媒体作品等多元化考核。推进社会调查+调研报告替代相关学分。
常务副院长段庸生教授一行前往《课堂内外》集团交流学习
学科特色,探索专业差异化与融合发展路径。汉语言文学“基础教育语文卓越教师班”执行独立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双考核,建设地方政府+中小学+学校“三位一体”人才模式。为基层教育培养供需对接、供需适配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专业融合,淡化专业界限,师范+应用写作、媒体生产,新闻+跨文化传播、文案管理、公务文书,课程互开互选,融合发展,达成新文科高素质应用人才目标。
学院与奉节县融媒体中心、合川区南滨路小学等签约实习实践基地实地及授牌仪式
协同育人,建设实习实训平台。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学校共建师范生实习基地19个,与华龙网、奉节融媒体中心共建实习基地5个;与东南亚国家建设汉语国际教育及跨文化传播实训基地3个;与泰国共建汉语国际教育赴泰项目,师生互派,教学资源共享。数字赋能专业实训,建设《浅草》《贸院高智商》数字实训平台。建设自主赛道,以赛促训,加强教学实践。学院连续举办“国际中文教育大赛”“师范生模拟课堂技能大赛”,逐渐发展为校级—市级赛道。
产出导向,育人成果有识别。近三年主编出版教材3部;获得市级教改6项,校级教改13项。建设市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课程1门;校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3门,校级一流课程7门。青年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多人次获得市级和校级奖项。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银奖2、铜奖1,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16项。
学院荣誉证书
未来,随着学校强基础,创一流,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适时开办新专业,发展方向;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