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部门:教育学院 作者:徐依凡 审核人:许雪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16:35 阅读量:
2025年3月25日下午,由科研处主办,教育学院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承办的专题讲座在图书馆A馆行知大讲堂顺利开展,讲座以“跟着陶行知先生学习:为人为事为学”为主题,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合川区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李俐均担任主讲嘉宾,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许雪梅与1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本次讲座作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旨在深化师生对陶行知教育精神的理解,推动“捧心而来·育才而去”的教育精神传承。
讲座现场
李俐均院长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从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与贡献展开,通过晓庄师范建校历程、育才学校办学日记等珍贵史料,系统阐释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演进图谱。陶行知先生从早期借鉴杜威“教育即生活”理念,到创新性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体系。讲座特别聚焦“小先生制”“山海工学团”等经典案例,生动展现了陶行知将书房搬进牛棚、把课堂延伸到田间的教育实践,强调其“知行合一”理念对当代教育改革仍具重要启示。
李俐均院长对陶行知先生生平进行介绍
讲座中,李俐均院长结合自身深入的研究和生动地阐释,从“为人、为事、为学”三个方面具体解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精髓。在为人方面,陶先生倡导“主人”意识、“真人”精神,提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鼓励大家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完整之人。在为事方面,陶先生独到的办事准则启发大家应当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在为学方面,陶先生“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学做合一”“每日四问”等思想,强调学习应拜人民为师,并将学问与革命实践结合。她特别引用陶行知《创造宣言》中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自己身边的案例激励师生勇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最后,李俐均院长将讲座落脚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担当,提出了创新践行陶行知思想的具体路径。她指出,青年学生应塑造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意识;积极投入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勇于服务他人、承担社会责任;注重团队协作,培养领导力,积极投身创新与改革。李院长深入人心的讲解与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发了师生的热烈共鸣。现场师生受益匪浅,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努力成为新时代有为的青年。
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师生就“陶行知思想在数字教育时代的应用”“师范生职业情怀培养”等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许雪梅副院长总结指出,本次讲座通过了解陶行知先生的为学之道、为事之则、为学之策,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学院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代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希望学院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中心能够和合川区陶行知研究会共同持续深入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全院师生持续推进“学陶、师陶、研讨、践陶”,在教育教学和学习中践行行知精神。
全场合影留念